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地法院

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丨培育家事审判新动能 助推构建和谐家事关系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9-07 11:23:51 打印 字号: | |

广安市广安区法院协兴法庭位于邓小平故里协兴镇,以邓小平同志“没有家庭不行,家庭是个好东西”的朴实家庭观念为切入点,始终秉持“柔性司法、调解促和”理念,不断革新审判理念、丰富调解方式、创新工作载体,年均审理家事纠纷案件600余件,调撤率85%,服判息诉率99.6%。曾获“全国优秀人民法庭”“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荣誉。法庭在防治家事纠纷方面的经验做法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以“和”为本,构建共治格局



组建倡“和”团队

聚焦更高水平法治广安建设,笃定家事审判改革创新,该法庭以专业化家事审判女子法庭模式运行,组建融合法庭干警、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基层组织干部、心理咨询师的一体化、专业化、复合型家事纠纷化解队伍。聚力基层解纷资源,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家事纠纷化解。


创建促“和”环境

围绕法庭建设,推进“4个2”项目。建立“青榄”家庭教育工作站、“桑榆”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站,对涉抚养、赡养纠纷案件专项化解;设置专门心理咨询室、情感宣泄室,对矛盾激化人群重点心理疏导;建设云上法庭、会客式庭审法庭,便利当事人线上线下沟通交流;设立反家暴庇护中心、情感修复中心,为特殊当事人提供庇护居所。


形成育“和”文化

依托邓小平故里等红色文化优势,大力弘扬优秀传统诉讼文化,将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的“红色引擎”,创新开展“法庭联镇促发展、法官联村促和谐、支部联庭促规范”活动,引导辖区群众“重家教、传家风、立家道”。以协兴法庭为原型拍摄的《家安广安》法治微电影获最高人民法院“百优微电影奖”。


以“联”为重,探索善治路径



创新机制化纠纷

探索建立婚姻家庭纠纷“二分类创新理念、二阶段协同发力、一张网全面服务”的“2+2+1”工作法,划分“感情危机类”和“感情死亡类”纠纷类型,将法律援助、社会救助、人身保护、心理疏导、回访帮扶工作覆盖纠纷审理、调处全流程,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一张网式司法服务。2022年以来,推动621个问题家庭纠纷化解,89个濒临破裂家庭重拾亲情。


联动推进促教育

健全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体系,构建促进家庭教育“1234”工作思路,联合公安、妇联、教育等八个机关单位共同成立广安区“青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重点识别离婚、抚养二类案件中的家庭教育问题,划分为低、中、高三个风险等级,针对性采取访家庭、访学校、访村社、访单位“四访”措施宣传落实家庭教育。2022年以来,“青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处理相关案件43件,指导352个家庭落实家庭教育责任。李某抚养权变更及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入选四川政法“五年百佳”案例。


深化对接抓治理

依托法庭,推动乡镇大调解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和村(居)民调解委员会共同搭建民事纠纷调解网络,运用“剥洋葱”思维,按照源头治理、多元化解、诉前调解、司法调解、诉讼裁判的“五层递进”化解工作法,2022年以来,诉前化解家事纠纷205件,有效实现纠纷“漏斗式”过滤、阶梯式推进、分流式化解。



以“化”为要,建强长治阵地


因地制宜定制普法

申创“省法治教育基地”及“家庭家风家教建设教育基地”,制订针对不同主体的个性化普法宣传方案。2022年以来,开展专题法治讲座、送法下乡等主题活动39次,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情景模拟以案释法

举行“法庭开放日”活动,指导开展“模拟法庭”,重点围绕青少年犯罪、校园欺凌等问题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普法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从小树立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坚守法律底线。2022年以来,针对性举行法庭开放日、模拟法庭、云端课堂等活动13次,参与师生1800余人次。


打造基地形象塑法

重点打造“家事教育文化展厅”,创建广安区示范妇女之家、广安区示范家长学校,通过婚家观念教育、正反案例警醒、唤醒家庭责任,助推亲情修补。2022年以来,接待基层干部、在校师生、辖区群众等参观交流4000余人次。


 

来源:广安中院 广安区法院
责任编辑:x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