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改革
四川成都改革机制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榜上有名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02-07 17:39:49 打印 字号: | |

1月16日,由四川高院选送的成都中院《全链条构建“责任、监管、支撑”体系,创新推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转型升级》改革实践案例,获全国法院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从全国法院成千上万个改革举措中脱颖而出,在这一法院系统共计8个司法改革最高奖名册上留下闪光一页。

 

人寰时序常易换,喜看今番多不凡。近年来,四川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等重点改革试点工作,司法综合配套和责任体系建设亮点纷呈,在天府中央法务区、诉源治理、大调解、互联网等司法新模式创建上大显身手,各项改革举措蹄疾步稳,积厚成势,促进全省法院司法机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擦亮了四川司改金字招牌”。

 

稳固求进,常抓不懈。该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将不断促进四川法院持续推出系统集成、务实管用、亲民利民的改革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链条构建“责任、监管、支撑”体系

创新推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转型升级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5年以来,成都法院深度聚焦办案主体责任不清晰、审判管理运行不顺畅、监督实效不充分等梗阻,科学明晰办案主体责任,有效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要求,创新打造“静默化”监管体系,多维搭建配套保障机制,探索形成全员一体、全程覆盖、全域协同的审判权力运行新机制,确保行权有据、监管有序、支撑有力,加快提升司法供给效能。2021年1-10月,成都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18129件、审结411515件,结案率79.42%,相较改革之初的2015年分别上升157.17%、201.64%,11.71个百分点。

 

一、明晰办案主体责任,构建多维同向管理新格局


    细化行权主体权责清单,强化员额法官自主管理,加强审判团队办案职责,落实院庭长管案、办案双职责,确保办案权责一体,推动责任链条无缝衔接。

一是建立员额法官放管结合办案新机制。优选优配员额法官,累计组织完成61485名员额法官遴选。制定《审判权力和责任清单》,明确员额法官办案、管理、廉洁、作风、报告五个责任主体要求,对院庭长以外的所有员额法官纳入中层干部序列进行提级管理,全面实现审理、评议、裁判、签发、管理五个自主。构建员额法官年度述职述责述廉机制,实现放权与管理有机结合。20211-10月,全市法院法官人均结案数339.53件,同比去年增加103.59件。

二是构建审判团队均衡办案管理新机制。制定《关于构建新型审判团队的实施意见》,全市法院组建523个专业化审判团队。专业测算、科学确定月度均衡结案、结案率双目标任务,为团队办案人员科学加压,持续提升司法供给专业性与均衡度,收结案数倒挂、办案前松后紧、年底突击结案局面有效扭转。优化配置五类审判辅助人员并实行分级动态管理,激发审判团队办案内生效能。20211-10月,全市法院案件结案率逐月上升至79.42%

三是探索院庭长管办结合权责新机制。明确院庭长对新类型、重大、疑难、复杂等案件的审理和监督双重职能,细化院庭长监管方式,出台监管不力追责办法。创新建立审限管控风险预警机制,推动院庭长对临期、超期案件履行监管职责。开展院庭长办案竞赛专项活动,月度通报办案质效,对年度办案量未达考核标准的实行动态退出,确保管案、办案相互促进、有机结合。20211-10月,全市法院院庭长带头办案197585件,监管四类案件”15105件。

 

二、强化全程规范监管,确保高质量司法作品供给

 

有序建立调立审执全链条、流程型、标准化运行规范,创新构建静默化监管体系,严格把关司法作品质量,全方位构建规范管理体系。

一是强化调立审执运行规范。围绕执法司法责任体系制定办案手册一套6本,夯实审判权标准化、规范化运行基础。明晰诉前调解工作标准,超过一个月调解期的案件自动转立案,增强调、立、审衔接。开展刑事、民事、行政庭审改革,推广庭前会议机制,发挥示范庭审作用,确保庭审高效优质。探索执行一体化改革,以执行法官为核心,构建以案事人为要素的执行办案模式。

二是创新静默化监管模式。细化立案、分案、审理、结案、归档等183个工作节点和68个监控节点,进行动态跟踪、提示、预警和督促。立案环节依托办案平台信息库,自动识别特殊案件并发起监管提示,结合立案部门主动发现并发起监管提示,完善人脑+电脑识别判定体系。审限变更申请审批关口前移至审管部门,诉前调案件全部纳入监管范畴,案件判后答疑等环节纳入流程节点管控,倒逼规范办案。20211-10月,全市法院平均审理天数为63.03天,同比去年下降13.89天。

三是实行质检型精细管理。建立类案、关联案件刚性检索制度,并纳入办案考核指标,推动员额法官增强自检意识。严格推行归档结案刚性标准,由档案管理部门审查把关并点击结案,严防办案人员随意点结、任性结案。建立办案质效管理中心,全面推行文书质检,聚焦案件瑕疵率、裁判文书低级错误等司法质量问题。20211-10月,抽检文书瑕疵率为2.99%,服判息诉率为93.82%,同比去年分别下降1.81、上升0.24个百分点。

 

三、增强智慧保障支撑,切实提升审判权力运行效能

 

着眼系统集成协同,全市法院逐步强化审级监督,构建组织化监管行权平台,加码审判业务指导,完善升级办案系统,为审判权高效运行提供稳定保障。

一是全面增强审级监督指导。修改《党组会工作规则》,加强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常态运行审管月度通报机制,着重研判上诉、改发、再审态势,改发类案件逐案分析问题,强化办案质效中控管理。建设司法释明中心,畅通外部监督渠道,反向发现并及时解决办案端口问题,内外协同共建阳光监督体系。全域统一裁判尺度,制定26类案件审判指南,发布示范性案例109期,推动法律正确统一适用。

二是创新适配组织行权载体。科学拓展依法监管路径,依托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搭建两级法院层级分明、职责清晰的组织化行权平台,确保院庭长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修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程》《专业法官会议规则》,明确15类应当提请和14类可以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范围,增强专业法官会议的个案专业咨询功能,优化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出台办案质量终身负责配套文件,确保案件监管和错案倒查问责有机衔接,倒逼监管效能提升。

三是系统增强办案服务保障。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以法官为重心、以办案为核心,由办案服务保障中心集约办理送达、记录、扫描、归档等108项辅助事务,为审判权运行减压赋能。突出智慧法院配套,办案平台为审辅人员、员额法官、院庭长打造专属行权功能,上线涵盖送达、审判、文书纠错、四类案件管理、专业法官会议等功能的审执系统,加强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行权、监管、责任可视化。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