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她,是“双百政法英模”更是贴心“闺女”、是“祝妈妈”
分享到:
作者:培训处  发布时间:2022-03-30 11:55:22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成都政法战线涌现出一批践行忠诚履职、为民服务、担当作为的优秀代表,他们用实际行动换来了群众的幸福祥和,诠释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品质。“时刻牢记司法为民宗旨,通过司法审判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司法的温度。”这是每一名法院人的初心与使命。

2015年,成都法院启动“卓越法官”培养工程,目前,全市法院实现“五年见明显成效”目标。2015年以来,成都法院集体和个人受成都市级及以上表彰奖励6947项(次),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00项(次),在全国、全省会议交流发言437人(次)。

在彭州当地,彭州市法院丹景山法庭庭长祝增巧是位名人,倒不是她“全国模范法官”的头衔,而是群众遇到纠纷困难都会想着找她。

“事心双解”做群众的“解铃人”。家住彭州市致和镇的陈婆婆今年74岁了,在她心中,祝增巧是她的“闺女”。最近,陈婆婆有了心事,打电话给祝增巧:“闺女,我想请你帮个忙。”原来,陈婆婆是想亲生子女了,请祝增巧帮忙融洽关系。多年前,因为和老伴离异,陈婆婆和亲生子女闹掰了,之后又结婚并抱养了一个女孩,更恶化了母子关系。祝增巧和陈婆婆已约好了时间详谈,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计划,只有过段时间再找机会。

几年前,陈婆婆有关解除收养关系的诉状转到了祝增巧手中。这起案件还有很多关联案件,包括陈婆婆告子女未尽赡养义务等,一些案子起诉了又撤诉。在旁人看来,陈婆婆是在没事找事,浪费司法资源。但在祝增巧看来,陈婆婆是有“心事”的人。她耐心和陈婆婆交流,并多次到她家里走访,联系她的亲生子女等,终于发现了问题关键所在,“其实她很孤独,打官司是想引起别人的关注”。

此后,祝增巧经常去陈婆婆家中看望走访,去不了时就发短信、打电话关心她的生活。后来,陈婆婆主动撤诉,至今也没去法院打过官司。

28年来,祝增巧一直努力让矛盾双方握手言和,由她承办的4000余件案件,调撤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服判息诉率保持在99%左右,所有调解案件无反悔、无申诉、无上访,当事人满意,社会效果好。

关爱“幼苗”在付出中收获感动。“祝妈妈你下次好久来呢?”祝增巧离开彭州市磁峰中远学校时,小李拉着她的手恋恋不舍地说。这天,小李向祝妈妈分享了学校的生活趣事、最近的读书感想。就在几个月前,祝增巧第一次见到小李时,她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手臂上留有小刀自残的痕迹。看着娃娃这个样子,祝增巧是真的心痛!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她不定期到学校看望小李,了解她的生活情况。慢慢地,小李的情况有了好转。祝增巧告诉记者,取得孩子的信任其实也容易,关键是用心用情去关爱他们。从过去看轻生命,到如今热爱生活,小李的变化让祝增巧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以前谈完话,她直接就走了,现在都要把我送到车上,看着我离开。”祝增巧说。

一个孩子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未来。近年来,除了办案,祝增巧还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加入了由彭州市法院和彭州市教育局共创的“护苗”行动,担任了彭州7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通过开展模拟法庭、开设法治宣讲课等方式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家庭和谐,上要敬老,下要护小。这些年,祝增巧和同事们大胆探索家事审判改革方式,创新“问诊”“劝和”“巧审”“关护”“协同”五步工作法。以祝增巧命名的“巧姐工作室”成了业内响亮的名片,彭州市法院也被评为全国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先进集体。


 
责任编辑:培训处